應用領域
1. 化學分析:
1. 定量分析:測定溶液中金屬離子、有機化合物、酸堿溶液等的濃度。
2. 定性分析:通過吸收光譜特征峰識別物質。
2. 生物與醫(yī)藥:
1. 蛋白質和核酸定量:在280 nm和260 nm處測量吸光度。
2. 藥物分析:檢測藥物純度、含量及穩(wěn)定性。
3. 環(huán)境科學:
1. 水質分析:測定水中的氮、磷、重金屬離子及有機污染物。
2. 大氣監(jiān)測:檢測空氣中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
4. 食品科學:
1. 添加劑檢測:如人工色素、防腐劑、甜味劑等。
2. 營養(yǎng)成分分析:測定糖類、蛋白質、脂肪等。
5. 材料科學:
1. 光學材料研究:分析薄膜、納米材料的光吸收性能。
2. 催化劑研究:監(jiān)測催化反應過程中的物質變化。
使用注意事項
1. 樣品準備:
1. 溶液應澄清透明,避免渾濁或懸浮顆粒。
2. 選擇合適的吸收池材質(石英或玻璃)。
2. 儀器操作:
1. 預熱儀器至穩(wěn)定狀態(tài)(通常30分鐘)。
2. 定期校準波長和吸光度。
3. 環(huán)境條件:
1. 避免強光直射和振動。
2. 控制溫度和濕度,防止光學元件受潮。
4. 維護保養(yǎng):
1. 定期清潔吸收池和光學元件。
2. 更換光源(如氘燈、鎢燈)時需按規(guī)程操作。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