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ENERAC公司是在世界上的便攜式燃燒分析和煙氣排放檢測儀器的研發(fā)和制造企業(yè)。公司于1979年成功研制了*臺電化學傳感器原理的燃燒效率分析儀。在此基礎上,公司又于1987年研制出了測試燃燒效率和煙氣排放污染的綜合性便攜式煙氣分析儀。
便攜式煙氣分析儀大多應用電化學傳感器分析原理,也是主流分析分析方法。ENERAC公司科研人員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電化學傳感器存在待檢測氣體交叉干擾和傳感器超范圍使用帶來檢測結果不的問題。經過5年的研究,公司成功地開發(fā)了具有技術的SECS傳感器和PCU控制單元,提高了儀器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檢測精度和傳感器的壽命,開創(chuàng)了電化學傳感器的新紀元。
新技術解決了傳統(tǒng)電化學傳感器的缺點:
傳統(tǒng)的電化學傳感器通常存在三大問題,這三個問題嚴重影響了傳感器的壽命和精度:
1:感應器監(jiān)測范圍:電氣化學感應器有一個固定的暴露能力范圍。在這個范圍內,監(jiān)測性能可靠。超過監(jiān)測范圍的使用和感應器負荷超載,影響它的準確性,傳感器也相應地時常處于飽和狀態(tài);氣體濃度低于常規(guī)范圍,會削弱反映的信號,加上環(huán)境噪聲干擾,使儀器讀數(shù)不準確,從而降低了儀器的準確性和分辨率。
2:待測氣體交叉影響:電化學傳感器運用通常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流的原理。這一反應過程對很多氣體是很普通的。待測氣體的交叉影響使檢測結果不能反映檢測氣體的實際含量,檢測結果失去科學價值和合理性。
3:NO 傳感器的零點漂移問題:NO 傳感器的零點漂移是NO傳感器以前曝光的時間和溫度(ArrheniusLaw)相互交叉影響的結果。NO的零點漂移是二個變數(shù)交互作用的結果,所以它不能夠通過溫度補償來解決。
美國ENERAC 公司科學家通過5 年的跟蹤研究,成功地解決了這三大難點:
傳感器范圍問題:ENERAC 公司開發(fā)了SEC雙檢測范圍傳感器和精密控制組件(PCU)。NO,CO,和SO2傳感器具備雙檢測范圍,精密控制組件(PCU)控制在兩個范圍之間的切換。傳感器和精密控制組件(PCU)有低和中(L)或中和高(M)兩款可選。每個PCU允許SEC感應器在二個不同的檢測范圍之間轉換。每個精密控制單元(PCU)也可以和防干擾過濾器(IRF參見后面介紹)合并使用,以保證感
應器特異性和數(shù)據準確性。
SEC氣體傳感器和精密控制組件,是電氣化學感應技術的創(chuàng)新技術結晶,標志著電化學傳感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是專門設計用于提供收費級別的煙氣排放數(shù)據的專業(yè)傳感器。*制造材料和結構,提高了儀器的操作性能,即使在普通電化學感應器受到限制的領域,配備SEC氣體傳感器的煙氣分析儀也能提供準確的收費級別的排放數(shù)據。
SEC 傳感器的優(yōu)點:
提高了儀器的性能,延長使用期限
提高了感應器選擇性
可以忽略交叉影響
提高了操作范圍和準確性
減少漂移
防干擾過濾器(IRF)解決了交叉干擾問題:防干擾過濾器(IRF)可以與待測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或者吸收交叉干擾氣體,在他們進入感應器與電極反應之前將干擾氣體除去,確保待測氣體的純度,從而提高了儀器的監(jiān)測精度。NO感應器自動冷卻系統(tǒng)、感應器和過濾器狀態(tài)自檢系統(tǒng):ENERAC 公司開發(fā)的NO 感應器自動冷卻系統(tǒng)可以將NO感應器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0度以下,zui大限度地排除了零點漂移和傳感器曝光時間的影響。儀器在開機時也自動監(jiān)測感應器和過濾器狀態(tài),保證正確的檢測條件,使檢測精度有了保證。二十五年研究和制造燃燒效率和煙氣排放檢測儀器的經驗,*的SEC傳感器和PCU、防干擾過濾器(IRF)、NO感應器自動冷卻系統(tǒng)等技術,使ENERAC的儀器在近幾年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確立了在煙氣分析儀器行業(yè)的*地位,成為世界上*家*符合美國EPA規(guī)定的NOX檢測標準的儀器的供應商。
美國ENERAC 公司便攜式煙氣分析儀有以下型號:
500 型、700 型、3000 型和3000E 型。
700 型和3000 系列都可以配備SEC 傳感器和精密控制單元PCU。不同的是,700 型和3000型PCU和感應器集成在一個組件,是一體式傳感器;3000E 型分析儀的PCU 和傳感器是獨立型的。
詳情請咨詢納韋測試公司。(www.sensor99.com)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